图片来源@视觉中国
文|定焦,系摆心作者 | 向园 、摊边星星 、卖边布鲁斯 、为赚翰墨 、钱图温故 ,个开编辑 | 向园
文|定焦,年轻作者 | 向园、人佛星星、系摆心布鲁斯 、摊边翰墨、卖边温故 ,为赚编辑 | 向园
一股“摆摊风”正在年轻人中流行开来。钱图
多地部分区域放开摆摊以来,地摊的数量变多了,特别是90后 、00后的年轻摊主 ,俨然成为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。
太阳落山 ,这些年轻摊主带上自制的画框、发卡 ,包装精致的玩具、鲜花 ,来到市集或路边,开始搭摊位、摆物件 。天再暗一些,这些被装饰和灯光包裹的摊位,让整个街道瞬间亮丽起来,路人甚至有一种就算不买也想拍照的冲动。摆摊的年轻人越来越多,市集也成了时髦的休闲去处。
最有意思的是 ,他们中的很多人 ,摆摊很努力 ,在选品 、布置上花了很多心思 ,甚至复盘反思,但对赚钱比较佛系,很容易被砍价 ,甚至主动连卖带送。
这届年轻人出来摆摊,不为赚钱?「定焦」跟五位年轻摊主聊了聊。
想靠摆摊赚钱,的确不容易。他们多的一天营收一千块,少的甚至赔钱 。不过,比起赚钱,他们都更看重摆摊的过程 。有的是为了打发时间,体验一把做生意的感觉;有的担心失业 、所以发展摆摊副业;还有人是为了完成摆摊的梦想。
这听起来过于理想化 。这些年轻摊主也的确经历了现实的“拷打” ,比如,遇到“砍价狠人”,和客户产生纠纷等等 。
不过 ,他们无一例外都提到 ,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,得到外界的认可和鼓励 ,是一种颇有成就感的体验 。
街边地摊,是个很有意思的地方,这里没有混凝土墙 ,是他们体验生活、观察世界的一个绝佳窗口。以下是五位年轻人的故事。
在摆摊中找创业的感觉 ,每次都会复盘总结
趴趴熊|90后 互联网从业者 北京
之前因为刚离职、闲来无事,决定用汽车后备箱摆摊 。当时马上就要520,就想凑节日的热闹去卖花 。
我们去过首钢园的路边 、商场边的路口,还去过妙峰山景区的观景台 ,一共摆了四次地摊 ,每次出摊一两个小时 ,最后纯利500多元 。
我们价格定得不高,520当天也没有涨价,虽说利润低,销量却不错,导致521当天都没花可卖了 。
有一次 ,碰到一个客户刚好过生日 、又很喜欢花 ,一下买了两把,我们就忍不住打了5折,连卖带送的给她了。那天的纯利还不到100元。结果临撤摊前,我们买了点干果吃,由于没看价格 ,一袋松子仁就200元,把两天的利润都“赔”进去了。
摆地摊 ,心态一定要好,还要经过深思熟虑和各种准备 ,不能脑子一热想起什么就卖什么。
我们经常看到的摆摊 ,无非就是几大类:玩具 、食品、酒水饮料 、花 、宠物、水果 。食品要注重口味的稳定 ,玩具小商品要考虑实用性和安全性,卖花要自学包装和保存方法。
比如我们为了做好花的包装和保水 ,看了很多视频学习。摊位选址也有门道 ,像我们卖花 ,不一定要去人流量最大的地区 ,更需要找对生活情调、文艺类商品购买意愿更强的人群。
我的经验是 ,虽然为此准备了很久 ,依旧也要做好产品卖不出去砸手里的准备 。不要羡慕其他人一天赚几百上千 ,也别想着拿个小椅子往边上一座,就有人主动来买 。既然出来摆摊,就不能太过腼腆,至少看到有人从旁边路过时,要吆喝两句。
怕麻烦的人 ,也不适合尝试摆摊,因为摆摊可能有很多突发状况 。像我们最后一次是去网红打卡点妙峰山观景平台摆摊,那里年轻人多 ,大部分都是来拍照喝咖啡的,夜景也足够漂亮 。
受访者供图
但我们开了一小时的上山路,下午4点出发堵到6点半 ,才到一号观景平台,8点刚过就开始刮风下雨 ,不但车里进土,风力大到连放花的水桶都吹倒了。我们只好仓促收摊等雨停,一直等到10点,大风都没有减小的意思 ,最后无奈收摊下山 。
只出摊了一个多小时,但生意还是挺不错的 ,不算门票的话 ,把那批花的成本刚好收回来。
我们虽说不太在意收益,但绝不是佛系摆摊 ,每次回来都会复盘总结,有问题的地方再改进。我们主要是积累经验 ,希望在摆摊这个项目里,找找创业的感觉、给自己打工的状态 。
对我个人来说 ,看到很多人买完花非常开心 ,我也会很有成就感。
佛系摆摊,5天营业8小时,赚了800块
林周一(离职状态)|26岁 广州
“大手串10元 、小手串5元、香包5元2个 。”
这些便宜、好看 、好闻的小玩意,很受年轻女孩喜欢 ,别看我7月底到现在一共营业5天,每天摆摊时间也不固定,有时晚上有时下午 ,但已经赚了800块 。
之所以摆摊是因为自己离职想找点事情打发时间 。刚好在社交平台上刷到一堆关于“摆摊”的内容,加上自己平时也喜欢逛地摊 ,于是,我在某电商平台上下单了两斤茉莉花,还有一些做手串、香包的材料,打算摆摊卖茉莉花手串和香包 。
这些小东西成本很低 ,我买一共花了200多块。当时想着即便卖不出去,但花钱最多的茉莉花 ,也能做成饮料 ,所以怎么着都不会亏。
做茉莉花手串的技术要求不高 ,我一边追剧一边穿 ,弄好一个手串大概需要三到五分钟 。
受访者供图
因为是带着玩的心态来摆摊的 ,所以我一直很佛系。
比如我第一天摆摊就很随机 。临时和朋友做了几个手串后出门,那时已经是晚上9点 ,公园附近没有什么人,我们一边卖一边送,待了1个小时就回家了 ,当天收入也只有50块。在回来的路上 ,我们还买了两根烤肠和饮料,基本是零入账。
广州的夏天很热,每天都是30多度的高温 ,所以我一般等到晚上出摊,卖累了就回家,也不会给自己立一天要卖多少单的目标。
但晚出门也意味着会错过一些客流,毕竟早出摊销量会高很多。像有一次我下午4点出摊,不到两个小时就卖了50个手串 ,当时还有很多顾客想买 ,所以临时又做了不少 。
我最近已经不摆摊了,觉得体验过一次就可以了,现在要把全部时间放在找工作上 。而且摆摊的竞争者也越来越多。我7月底摆摊时,还没有看到我所在的景点有卖茉莉花手串的小伙伴 ,但现在 ,已经有五六家推着小车在卖。
他们大多是大学生,想摆摊赚点零花钱,而茉莉花手串成本很低 ,很香很好看 、不愁卖,所以很多大学生便看上了这门生意。
比起赚钱,在摆摊的过程中 ,最让我开心的是看到了很多温暖画面。
一个小女孩走到我的摊位面前 ,拉着她爸爸的手说,要给妈妈买一串带回家,虽然最后他们没买,但我还是被小女孩可爱到了 。
还有70多岁的爷爷奶奶 ,带着几岁的小孙子遛弯,结果一人买了一串,他们带着茉莉花 、手拉着手一起走的背影,特别治愈。
总之 ,这次摆摊我的体验感很好,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一个小心愿 ,因为我观望摆摊这件事情很久了 ,但一直没有行动 ,觉得它离自己有点远也有点难 ,但事实并非如此。所以对于那些想要尝试摆摊的小伙伴,我想鼓励大家勇敢地去做,这样自己那颗躁动的心就不会一直惦记 ,如果担心会赔本,就从低成本的小生意做起 。
把摆摊当创业:丢过东西、被说“不值钱”,但会坚持
露露|90后 互联网运营杭州
因为害怕失业没有收入,我一直想发展副业。今年元宵节 ,我和家属就在某景区内的集市 ,尝试了摆摊卖灯笼和玩具。
之后,为了节约成本 ,我们还尝试在公园摆“野摊”,但刚摆没多久,就“招来”了保安。因为提心吊胆影响做生意的状态 ,又怕被罚款得不偿失 ,我们开始转战付费集市。
固定摆摊这几个月来 ,我的感受是 ,摆摊看似简单 ,其实里面的门道很多 ,不确定因素也很多 。
其中最难的是找到独特的品类 。如今 ,很多好卖且利润高的品类 ,满大街都是,甚至都打价格战,赚得并不多。现在一些集市需要摊主有原创产品 ,如果产品和陈列没有特色,很难报名入选 。
为此 ,我自学手工,先后尝试过滴胶、奶油胶,但因为材料在制作过程中会产生轻微毒性,怕影响健康就放弃了 。现在做的是扭扭棒 ,把原材料扭成小狗小猫小花的形状,然后修毛 、做造型 、上色、加配饰,也很费时费力。
最近,集市遍地开花,但报名费一个赛一个的贵,基本都是在50-150元/天 ,有的网红市集已经涨到三四百元/天。且不说不同集市的客流量、顾客消费能力参差不齐,即使同一个集市 ,被安排到不同的位置,也会影响当天的收入。
不少摊主都遇到过被偷东西和客户纠纷,我也遇到过 。加上原材料成本高、卖货的钱又拿去进货,真正赚到手的并不多 。遇到“砍价狠人” ,利润还得再压缩 。
我之所以还在坚持摆摊,是因为我全家人都在参与这项创业 ,他们给了我很大的支持 。我比较社恐,我家属就会主动介绍产品 、揽客,我婆婆也会做钩织,并且帮我卖 。
摆摊的另一大快乐是顾客给的 。一开始我对自己没有信心,也有顾客直言觉得我做的手工不值这个价 ,让我很受挫 。后来发现其实有更多的人会说好可爱 ,也会夸我手巧 ,能看到我的付出,我会发自内心地感到开心。
摆摊期间,我还接受了顾客的建议——有位老爷爷给孙女买了一只小狗,提出我的包装太简陋,还有一些摊主会给我陈列上的建议。我逐渐完善自己的包装和售后 ,成立了品牌“Sweetgo 手作”,并在小红书上分享摆摊经验 。
受访者供图
现在我相当于打两份工 ,上班回去要备货、复盘哪些东西卖得好,周末边摆摊边现场赶制产品,忙起来手指生疼 。
我们已经将摆摊视为自己的一条后路 ,为此我们一家人也会继续坚持下去 。虽然现在销售额还没有很高 ,但是我相信未来的我 ,会感谢此刻这么努力的我 。
为了做自媒体账号而摆摊 ,意外做到了日入千元
柚子|90年 大连 自由职业者
我的摊位叫“马里奥的杂货铺” ,摆在大连一个旅游景点的市集里。我卖的东西比较杂,定价在15-40元之间,每晚5点到10点出摊。最近两个月是旅游旺季,我的摊位日营业额有1000元左右 。
而就在三四个月前,我还完全摸不到门道 。我工作已经10年了,以前也摆过摊,那时候只是觉得有意思 。今年5月份 ,我正式开始摆摊 ,是因为我离职后,打算做自媒体,就选了摆摊作为我的自媒体内容,因为想做账号 ,肯定是要有人设,有内容可发 。
我最早卖包包和饰品 ,饰品卖的不太好,很容易跟别人撞品,又进了一些发饰、钥匙扣 ,还有一些小玩意,后来我注意到我们这个市集来旅游的小孩特别多 ,就又选了一些小孩喜欢的东西 ,比如项链、手链 、戒指 ,还有捏捏乐 、蛋仔、猪猪侠等。
受访者供图
我刚开始主做抖音 ,现在是小红书,会拍视频、发图文 ,偶尔也做直播 ,目前效果还不太好 ,像我这种小白 ,没有团队,只能一点一点摸索 。
但我作为摆摊新手,生意做得还可以。经过不断调整陈列和新品 ,之前的淡季,每天收入500元左右,七 、八月份的旺季,每天的流水大概有1000元左右 ,流水的20%抽成是摊位费 ,除去成本和抽成等 ,大概能剩一半流水算是利润 。
摆摊是小本创业 ,像开一个店一样,要花很多心思。我觉得摆摊最重要的是选品、选市集,其次是陈列等。我之前做管理和销售方面的工作 ,推销产品对我来讲不算难。我摆摊之前忽略的是选品的问题 ,实际上如果不跟手作、首创等沾边 ,销量很难上去。现在摊位之间的竞争很激烈,我上一个新品 ,别的摊位看到了可能很快就跟上,价格可能更便宜 。
陈列道具也很重要,小到一个包装袋、小卡纸 、盘子 ,还有摆盘 ,都影响非常大。另外,如果销量不是很好,可以想些其他办法吸引客流 ,比如做一些5.9元、9.9元的引流款,或做一些小游戏 ,赢了免费送礼物,输了买单 ,先把人流引上来了之后 ,再想转化的问题。
不图赚大钱的话 ,我觉得摆摊起码是赔不了的。时间也自由,还能卖自己喜欢的东西 ,被别人认可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,还能认识不同的人 ,结交新朋友。
每年5月到10月份,算是摆摊旺季 ,今年我大概会做到10月份 ,之后继续做自媒体,明年5月开始再继续摆摊。我未来摆摊也还是做专业的市集 ,因为有固定的摊位 ,规范的管理 ,市集还会帮助控品,相对正规 、省心一点 。
摆摊的时间成本很高 ,正向的价值反馈更重要
戴叙|90后 媒体从业者 北京
一直以来 ,我都有一个摆摊的梦想。三年前地摊经济火热一时 ,我就想去地铁口卖电风扇。当时从网上进了两箱货,包装 、招牌、收款码全都准备好了 ,正准备大干一场 ,被叫停了 。这批货就砸手里 ,都拿去送人 ,现在还没送完 。
今年我做了很多小手工,各种植物画框 、植物发夹、小胸针,都是自己原创。一开始纯粹就是因为兴趣,做着玩,送了一些给朋友 。后来就想着 ,也许可以参加市集去摆摊。
上周末第一次参加市集 ,在家附近的一个公园里 ,摆了两个晚上,从下午5点到晚上10点 。
第一天下午3点多我就到现场了 ,第一个到 ,所有摊位都空着,甚至连摊位号都还没贴 。布置摊位我花了快一个小时 ,张贴招牌、摆放产品、贴价标、挂灯笼……这期间陆陆续续有摊主进场。
受访者供图
一开始人不多 。从5点到6点半 ,没几个人主动询问,但路过的人都夸产品好看 ,好几个人专门站在我的摊位前自拍 ,还有人拿着相机拍我的产品 。
快7点的时候,人明显多了起来 。第一个订单 ,来自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,她一眼就看中了一个植物发夹 ,拿起来就走了,挥挥手让她父亲付钱 ,20元。她父亲跟我砍价,我一时没反应过来,支支吾吾说没法便宜了 ,对方就付款了 。
很快 ,一个看起来很精致的女生,买走一个植物摆件 ,59元。没多久,摊位前挤满了人,里三层外三层 ,好多人问 ,我都顾不过来。接下来两个多小时,我卖出去几个植物画框 ,发夹全部售罄,加起来卖了900多块钱 。
两天的摊位费是300元 ,我一开始的预期是赚回摊位费就行 ,实际第一天的业绩就远远超出预期。后来我跟相邻的摊主交流发现 ,他们销售情况都很一般,有的只卖了200多块钱 。
最大的收获,是外界的认可 。现场大部分路过我摊位的人,都表达了正面评价,“好看”“巧妙”“艺术”是高频词 。还有好几个人问我有没有网店 ,以后能去哪里购买之类。其中有一个顾客,极力鼓励我开店。这给了我很大的激励,说明我的产品是有市场的。
人间烟火气,摆摊是一个非常好的体验生活、观察世界的方式 。
从生意的角度,靠摆摊赚钱相对困难。就我自己的产品而言,因为是纯手工制作,不能用机器流水化生产 ,无法标准化和规模化,即便有市场 ,供给也会是问题 ,所以价格不能太低。
成本其实很高。除了产品的原材料、包装,以及摊位费 、打车费 ,我还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成本。如果把所有成本算进去,就不赚钱了 。更多的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,获得一种正向的价值反馈。
*应受访者要求 ,文中露露、戴叙为化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