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五了,小龙虾打给大家带来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:
好消息是坐毕 ,暑假尾声临近,业即业还“神兽”们就要归笼,高薪家长们快要迎来胜利的上课曙光;
坏消息是,多地宣布中小学推迟秋季开学时间 ,喝茅因为9.1周五,台吃不利于工作的小龙虾打连贯展开(狗头)……高兴早了……
图源:新浪微博@麦穗视频
不过孩子们倒是不受影响 ,有准大学生千里单骑,坐毕骑行近1500公里,业即业还途经四省 ,高薪历时20多天,上课到学校报到。
网友:好家伙,这是提前给自己安排军训了啊,报到特种兵?
这报到的热情,连对道教、酿酒工程和小龙虾专业好奇得不行的准大学生,都拍马难及 。
还有中学生自制火箭发动机 ,登上B站热榜;
有小学生在博物馆当志愿者,为游客激情讲解……
不得不说 ,暑假结尾 ,大家的心声很明显了:越到最后越要浪!
下面进入本周主要内容>>>
01
道教、酿酒、小龙虾专业都学啥?
最近,浙江道教学院火了。
这所“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霍格沃兹” ,不用高考就有机会入学 ,入学后不仅免学费,还包吃包住 ,毕业后无需担心就业——这样的条件,搁谁谁不心动呢 ?
所以今年,1300人同时涌向该校唯一的全日制本科专业“道教经义与宫观管理”,只不过,能够被录取的只有60人,报录比高达21:1 。
上山难,毕业更难。这个专业每年基本只有一半的人能够毕业 ,因为学生们要修完政治理论课 、文化基础课、道教专业课、宫观综合管理课 、文体艺术课五类课程,而且考核要求十分严格 。
所以他们连续四年都要五点起床 ,一周学习六天 。
太难了,不是说来清修的吗 ?不是打打坐就可以的吗 ?
结果 ,在上学和上进的道路上,选择了上学上进加上香……
图源 :@南风窗
这样看来,道教学院不是供逃避生活压力的地方 。
不过 ,辛苦还是有回报滴~一些毕业生坦言 ,选择到这里学习,更多是出于自身的兴趣和追求 。经过四年的学习,他们也找到了自我。
与之类似 ,出于兴趣而选择的专业 ,还有酿酒工程和小龙虾专业 。
作为白酒大省,贵州硬生生把酿酒变成了专业 。
早在2013年,贵州大学就专门成立了酿酒和食品工程学院,四年后,茅台集团也被吸引过来,出资建立茅台学院,专门开设了一个本科专业——白酒酿造工程。
这个专业可谓是理论与实践兼备。学生在大一大二学生要修习通识课程和生物化学、微生物学、酿酒机械与设备等专业先修课程,从大三之后 ,就真的要喝酒了 :
“从二锅头到铁盖茅台 ,我们一节课能喝到15种白酒”、“第一次上品酒课时,一次性倒了10杯酒,一字排开……”
不开玩笑 ,这个专业的品酒课上真的要喝酒 图源:@放牛班
而且专业虽小众但不愁就业,白酒行业也是高薪酬行业之一,刚毕业去酒企基本上都在6000元以上 ,茅台能到10000元以上 。学生分享 ,和在当地其他工作相比 ,这确实算高的了。
同样毕业即就业的,还有小龙虾专业。
作为“中国小龙虾之乡” ,湖北潜江市也把小龙虾烹饪变成了专业。
潜江市江汉艺术职业学院专门成立一个饮食文化学院 ,下设小龙虾相关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 。可谓是无数吃货的“梦中情专”,该专业学生的日常生活主打一个“边吃边学”。
不过,要学到真本事也不轻松,学生“要能品尝出不同烹饪手法下做出来的小龙虾 ,并要掌握做130多道龙虾菜的要领 ,研制各种新菜式 ,还要学习龙虾养殖 、营养和管理营销等课程。”
难怪学生们能毕业即就业 ,有人工作三年竟能拿到3至5万元月薪 。
当然 ,无论学习什么专业 ,我们还是得结合自身情况慎重选择,而不是去一味跟风,寻求所谓的“避风港”。
02
这届大学生 ,在玩一种很新的报到方式
长江后浪推前浪 ,这届大学生没等开学,报到时候就开始“显眼”了。
今年,云南小伙何瑞东成功考入国防科技大学。报到日 ,整个家族派出22人的“报到大军” ,从云南千里迢迢来到湖南,给他送行 。
图源 :@中国青年报
“报到大军”四世同堂,其中最年长的奶奶已是耄耋之年,这也是奶奶第一次走出大山,老人兴奋地说:“沾孙子的光嘞!我好高兴的!”
8岁的弟弟则是备受激励 :“我哥哥考上了军校 ,现在是我的榜样,我以后要比他考得还好!”
与何瑞东的“报到大军”自驾行不同 ,同样考入国防科大的山东学子孙鼎铭则选择一人骑行到学校。
他提前大半个月从济南出发,横跨山东、河南 、湖北和湖南四省 ,骑过1476.4公里,终于来到学校。
图源:抖音@国防科技大学
网友在为他这趟锻炼毅力 、有意义的报到行点赞的同时 ,也提前替教官发声 :“听说没有,来了个硬茬” 。
显眼的不只有学生,还有学校 。
大连海事大学今年研发出了高科技的无人驾驶车 ,把报到新生送到学校的各个角落,免去了学生大包小包向前走的痛苦 。
图源 :@中国青年报
网友 :这是谁家的学校 ,爱了爱了(机智.jpg)
报到是大学四年生活的开端,是人生另一个丰富多彩的旅程,不管大家选择何种报到方式 ,都希望新生宝宝们能开心迎接新生活~
03
自制火箭 ?这届高中生是真要上天啊
最近,一个视频登上热榜,播放量超过250万 。
视频只有短短50秒 ,却向我们展示了“光润的火箭喷注器、喷射火焰的发动机、静止的火箭外壳”。
图源 :@哔哩哔哩
让人惊讶的是,视频的发布者@漫天星辰如此多娇 ,也就是火箭的制造者,只是一个17岁的高中生。(方老师 :尊嘟假嘟 ?O.o)
星辰小学时候在图书馆发现了航空航天相关的图画书籍,从此就与航空领域结下不解之缘 ,他的父母也对他这一兴趣表示全力支持。
2022年,他开始将自己制作火箭的过程发布在视频网站上。
图源 :@哔哩哔哩
一开始,他制作的还只是相对来说较为简易的水火箭 ,但他并不满足 ,利用互联网资源,自学固体火箭公开课,向更多专业的航天爱好者求教。
图源:@哔哩哔哩
于是才有了从入门级水火箭,到全部由自己设计的固体燃料火箭 、再到自制液体发动机的进步。
一路看着星辰成长起来的粉丝,见到火箭成品的那一刻也不禁激动起来 。
图源 :@哔哩哔哩
不过星辰的脚步没有停下,他说 :“最让人享受的不是发射的结果 ,而是实现这个结果的过程 ,以及不断挑战自我的成就感。”
起猛了,现在的高中生这么秀了吗?
不过必须得手动点赞下背后全力支持的父母。父母对孩子兴趣爱好的支持,真的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。
04
这个暑假,有人在外秀翻全场
有人在家玛卡巴卡
每个暑假,神兽们都会让人大开眼界 。
这个暑假也不例外。
当你词汇量匮乏时 ,你敢主动搭话外国人吗?
这位小学生就敢,他甚至用一个“I”就能和外国人成为朋友 ,并求到合照 。
图源 :@襄阳日报
同样自信大方的,还有这位崽崽 。
他年仅8岁,就已经通过面试成为博物馆志愿者 ,给游客们流利地解说各个展品。
图源 :抖音@中国青年报
在这些崽崽们在外秀翻时 ,有人却在家里玛卡巴卡。
在家里把蚊香盘出了不同的小人,你别说,他还挺有创意 ,就是有些废蚊香……
图源 :小红书@人民网
不过气归气 ,无语归无语,孩子的创造力还是要保护。
据学者研究,98%的5岁孩子基本创造力都在天才级别,但到了10岁的时候 ,只有30%的孩子创造力还维持在这一级别 ,而成人中 ,更是只有2%才能保有创造力了(哭泣)
图源 :@俩宝在明州
作为父母 ,我们可以在安全的情况下允许孩子“发明创造”,让孩子的创造力得以更多地留存。说不准真就还你一个小天才呢~
05
原来人生道理,语文课本早就讲给我们听
最近不少网友感慨 :长大后才发现 ,语文课本里的经典尽显人生哲理 。
小时候的我们对于许多课文 ,只读其字 ,却未知其意;
长大后发现 ,在懵懂时候埋下的种子,经过生活浇灌后,开始生根发芽 。
“人非生而知之者,孰能无惑”,韩愈的《师说》揭示了一个质朴却深刻的人生真理 :
那就是要虚心向比自己厉害的人求教,而不是“位卑则足羞 ,官盛则近谀” ,以身份或地位作为请教他人的标准。
年少时可能不懂这一真理的重要性,等到经历了社会风霜后,才深知良师益友的重要性 。
“哀吾生之须臾,羡长江之无穷” ,读时不曾与苏轼有所共鸣,如今才明白 :
每个人都是渺小又伟大的个体,每一天都是值得珍惜的好日子,即使人生短暂,也要开心地好好地活着 。
初读不识文中意,再读已是文中人,而时光,不仅让我们增加经历,也让我们不断沉淀。